close

紀蔚然 中國時報5/1



今天的DJ慣以沙魚式的節奏說話,深怕稍有停頓即是冷場,即是死亡。他們以一種「去意

義」的語言來主持一種「去中心」的節目。對他們及他們的閱聽者而言,節奏就是意義、

風格就是內容。



「你不要com他的plain,反正那個懶屍,他的plain怎麼com也com不完。」打牌席間突然

聽到這一段不三不四的話語,害我差一點沒把摸進的卡張打出去。中台英三語混血也就罷

了,英文的complain不但能一分為二,還居然可以倒過來說!



解嚴以來,台灣的語言真的變了,而語言的轉向直接反應了某種程度的文化革命。然而,

台灣的文化大革命並非濃縮版的流血武動,而是換置型的和平移轉。當今的語言生態即是

各種換置的環節之一。面對目前雜交混種的語言,諸多憂心之士已相繼提出「世風日下、

人心不古」的警訊,大com其plain。但,換個角度來看,今天無厘頭的語言未嘗不是對昨

日八股語言的反動。



有一回坐計程車被迫聽廣播。收音機正播放著目前最流行的雙人脫口秀,談話的內容可說

是集言不及義之大成。一男一女的DJ以超音速的節奏主持節目。女DJ先以一則有關英文很

破的笑話開場,男DJ以「所以英文就是要敢講」等廢話為笑話做結。兩人繼續哈拉幾句後

,以電話連線請特別來賓加入哈拉。女DJ因為來賓具有碩士身分而將他比做「聖人」,接

著順勢由「聖人」聯想到「聖女合唱團」、「聖女貞德」、「聖石傳說」。當來賓「出言

不遜」的時候,女DJ反唇相譏:「你是聖人呢!聖人怎麼可以跟凡人頂嘴?」最有趣的是

,來賓為體育記者,上節目的目的應是介紹該美式足球的最新動態。但是,從頭到尾兩位D

J一直故意偏離重點,並很假設地嘲弄主題的無聊。最後,廣告時間已到,主持人以一曲「

瘋言瘋語」為這個單元畫下句點。



這算哪門子的節目,你或許會問。但,不可諱言,類似的節目正充斥著我們的電子媒體。

記得二十年前,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廣播節目是李季準的「感-性-時-間」(請以低沈的

慢板唸出)。每天晚上,李季準以其極富磁性的聲音及略微假仙的語調將聽眾帶入深夜。

他講話力求言之有物,口中的每一則故事的背後必然夾帶著一條道德教化的尾巴,甚至「

某人出門倒垃圾」,也可以讓他講得饒富禪意。曾幾何時,李季準過時了,連帶地他那種

死要氣質的語言也式微了。今天的DJ慣以沙魚式的節奏說話,深怕稍有停頓即是冷場,即

是死亡。他們以一種「去意義」的語言來主持一種「去中心」的節目。對他們及他們的閱

聽者而言,節奏就是意義、風格就是內容。這一輩子,我唯一常聽的廣播是中廣調頻63.5

的音樂網。兩年前,中廣為了生存也步上他台的後塵,於節目裡打上了「只聽音樂不聽話

」宣傳口訣。從那時起,那個節目的廢話突然變多了;從那時起,我不再開機了。



二十多年前,詩人如余光中、散文家如思果都曾經為文大嘆中文的沈淪:文言夾雜、中英

混種。當時的作家所亟欲維繫的是某種程度的「純粹」,與那時的國民黨政權所誓死捍衛

的「道統」不謀而合。這些語言的先知先覺者當然不敢指望語言不變,但變要變得像個樣

,要像個他們能主導或接受的樣兒。還好,語言不是作家的專利;它是大家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feirtv 的頭像
    efeirtv

    後台光影

    efeir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