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少四壯集



成語害人



紀蔚然  (20050120)



以下純屬歪理,切莫當真。



我正在電腦前修改劇本時,女兒從她房間走來,問我幾歲為「而立之年」,我腦袋突然一片混沌,一時忘了一個人何時才會金雞獨立,只好上網找尋答案,查到後告訴她:



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女兒:你連這個也需要查啊?



我:我不懂的才多著呢。



女兒:我早就知道了。



女兒正要走開,我把她叫回,想藉此來個機會教育。



我:你知道那些話都是孔子說的吧?



女兒:我知道。



我:孔子是聖人,聖人講的話只適用他自己,我們凡人不必太過當真。



女兒:怎麼說?



我:孔子十五歲志於學,我十五歲志於混;他五十歲知天命,我現在五十幾了還不知天命是什麼;他老人家六十耳順,我到時候應該會耳背。



女兒:什麼耳背?



我:啊?你說什麼?完了我現在就耳背了。



我在創作劇本時盡量避免在對白裡採用過多的成語俗諺,雖然我從小就聽說它們代表一個文化、一個民族的智慧結晶。然而,格言一旦被濫用後,就遲早會淪為毫無意義的形容詞,說的人不必思考,聽的人無可玩味,還有啥新意?何況,有些「智慧的結晶」早該被淘汰了。



好幾年前,我遠赴美國維吉尼雅州的岳父家作客,因時差的關係天色剛亮我已醒來,只好被迫外出晨走。走著走著,看到一整排岳父心愛的百年楓樹,還有他親自開墾的菜圃,我想起美國田園詩人佛洛斯特(Robert Frost):他不就是長年在鄉野間漫步而寫下後世稱頌的田園詩篇嗎?為何我這個俗人看到了美景,腦中一直出現的卻是燒餅油條的畫面?於是,我忍痛delete腦海裡香噴噴、口感十足的早餐,逼迫自己欣賞美景。果然奏效,但看到的不是美景,而是奇觀。我看到一隻貓正咬住一隻鳥,而那隻鳥的嘴裡正啣著一條蟲。我見狀,不假思索地便提腳踢了那隻貓,可惜沒踢到,正想one more time時,背後忽地傳來岳父的聲音:「蔚然,你一大早踢我的貓幹什麼?」事後回想倍覺衰哉,但至少我獲得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論。我不是真的想救那隻笨鳥或那條可憐蟲,我只是想捍衛一句格言: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既然捍衛不成,只好改寫:早起的蟲兒被鳥吃,早起的鳥兒被貓吃,早起的貓咪被我踢,早起的我被岳父罵。



有句西方俗諺我老是搞不清它所指何意:滾石不生苔(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它到底是要人們安分點抑或機動些?這裡的「苔」具有正面的還是負面的意義?如果是前者,一個人幹嘛渴望生苔?我看過太多的公教人員從內在到外貌全身長滿了苔,活似恐怖片裡的異形。如果是後者,石頭沒有苔,一直滾一直滾,到底要滾到哪一天,滾到哪裡去?



為了這篇文章,向來慵懶的我終於上網查個究竟,結果查出它原來是西元前羅馬人Publilius Syrus所寫的格言,現今有兩種相互矛盾的意義。第一屬原意:太過機動的人永遠沒有生根守成的一日;第二屬衍生意義:機動的人可避免招致過多的責任與憂慮。



一下說生苔妙,一下又說生苔不妥,那我們可否不要管「to生苔or not to生苔」?與其一味記誦諺語,何不以牙還牙,自己搞出一些無聊曖昧的格言,讓別人去傷傷腦筋?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efeirtv 的頭像
    efeirtv

    後台光影

    efeir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