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自Cheers雜誌
知識工作者必須不斷學習
過去,彼得‧杜拉克在勞力密集、泰勒式管理的背景下提出知識工作者這個劃時代的概念,對於21世紀的年輕工作者來說,這個概念看似稀鬆平常,因為我們生在知識社會,自詡為知識工作者。只是當時杜拉克對於知識工作者的諸多提醒,現在看來仍如暮鼓晨鐘。
不斷學習,是知識工作者的本分。知識工作者必須不斷為工作累積知識,而知識組織也必須是個教學相長的組織。如今,各個領域的知識變化太快,除非知識工作者在工作上不斷學習,否則很快就會落伍。這個現象並非只發生在工程師、化學家、生物學家、會計師等高知識領域;心臟科護士、電腦維修員等領域也是如此。
在知識組織的運作中,工作者也必須了解同僚正在進行的工作,或嘗試做些不同工作。組織中每個人各有不同專長,每個人也需要承擔教育同事的工作。
因此,彼得‧杜拉克建議知識工作者,不妨坐下來思考,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我需要學習什麼,才能讓知識符合工作所需?
2.關於我的知識領域,以及這些知識能夠對組織和同事的工作有何助益?他們必須知道、了解些什麼?
知識工作者必須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知識工作者因應社會變動的辦法。
知識工作者很可能比雇用他們的組織長壽。知識工作者的平均工作年限或許是50年,一家成功的企業,平均壽命只有30年。因此知識工作者一生至少必須換一次工作。這意味著,多數知識工作者必須自我管理,將自己放在能做出最大貢獻的地方,也必須學會發展自我。我們必須知道何時要換工作、如何換工作,以及工作的方法與時機。
自我管理的關鍵在於了解我是誰?我有哪些優點?我要如何獲致成效?我的價值觀是什麼?最後,成功管理自我的關鍵就是反饋分析:記錄你所做的每項關鍵行動或決策的預期成效,9個月或1年後,比較預期的成效與實際的結果。
彼得‧杜拉克還是不忘提醒,熱愛工作的人才會有所表現。
熱愛工作並不是指一定得喜歡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每個人每天都得做不少例行工作,就像每位偉大的鋼琴家天天都得練琴3小時,但沒人會說他們喜歡天天練琴。天天練琴3小時或許不是件有趣的事,重要的是,40年後你會感受到琴藝的進步,所以你今日樂在其中。
杜拉克曾引用一位鋼琴家的說法:「我會一直練到指尖有生命。」同樣的,每一個樂在工作的知識工作者也應該如此。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