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是誰?」 子嫌母膚色黑 外籍媽媽心酸

更新日期:2007/02/12 04:09 記者: 夏念慈、李義、李坤建、陳美文、周麗蘭採訪/周麗蘭整理



「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強!」對多數外籍配偶而言可能是奢望,一者是家庭經濟不佳、社經地位低;再者公婆、丈夫阻撓進修,自己識字能力都不足,不用說教養孩子。



命運坎坷 工作不易扛重擔



泰籍媽媽「阿音」來台,是因為當年公婆替弱智的兒子到泰國選妻,來台後,她負起照顧丈夫、臥病婆婆的重責,靠著幫傭一肩挑起七口人的家計,還包括一個重度腦麻的兒子。



「阿音」無法親自教養兩個兒子,每天看到老師,她總是一再鞠躬稱謝,但願孩子在校能得到妥善照顧。



印尼籍的「阿寶」遇人不淑又誤入歧途,家住高雄的丈夫肢障又有心臟病,不事生產又好賭,阿寶也跟著賭,生下的兩個孩子都有輕微肢障與智障,鄰里發動樂捐想幫助,結果善款在賭桌上賠光,小孩教養經費泡湯。



高雄縣社會局委託屏科大社工系副教授趙善如調查發現,外偶家庭多屬農、工、漁業,她們很擔心家庭經濟差,孩子沒錢補習會輸在起跑點,更不利日後接受高等教育。



為了孩子的教育、也提升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外偶們拚命賺錢。趙善如訪談得知,外偶最希望政府幫忙籌孩子的教育費,或幫她們找工作,至少有個翻身的希望。



地位卑微 連兒女都看不起



其次,透過婚姻仲介的結合,不少夫家視外籍新娘為「交易的物品」,而非珍貴的個體,導致她們地位卑微,甚連孩子也不認同自己的媽媽,教養更添困難。



台南的「小傑」原本乖巧,三年前,疼愛他的父親突然心肌梗塞過世,他開始出現暴力傾向、情緒不穩、功課落後等現象。兒童福利中心深入訪查發現,小傑與印尼籍的媽媽無話可聊,親子關係惡化。兒福中心展開親子諮商,還協助媽媽找到一份兩萬元的工作,輔導了三年,母子兩人才齊心踏出相依為命的腳步。



泰國嫁到新竹的「秋慧」嫁來台灣十二年了,還不太會說中文,只會說泰文,與老公、兒子、女兒都聊不到幾句。



秋慧穿得破舊、寒酸,看在就讀小學的女兒眼裡,更是一點份量也沒有,不喜歡和媽媽走在一起、有人朝她們母女倆打招呼,女兒頭垂得更低,秋慧看在眼裡真的是「心酸」。



「外籍配偶或大陸配偶在台灣若沒有家庭地位,耳濡目染下,孩子也會比較不懂得尊重媽媽!」高雄社會局社工員王君儀深刻感受。



屏科大副教授趙善如也說,許多外籍配偶抱怨,孩子總認為自己講什麼、學校教什麼,媽媽都不會懂,也沒有必要知道,平常只聽父親的話。



高雄還有一位「新台灣之子」因為皮膚黑,看起來像來台打工的泰勞,有同學笑他是「外籍女傭與老闆的私生子」。結果,他不僅遷怒母親的膚色,還差點得憂鬱症。



外籍媽媽們在膚色、口音的「原罪」環境下,對自己也失去認同感,她們最怕孩子因膚色、衣著、口音被辨識出是「外籍媽媽的孩子」,被貼上不良標籤,影響情緒及人際關係,干擾課業學習。



刻板印象 難被接納與認同



即使家庭經濟過得去,外偶也不見得就有多大的進修自由,指導孩子功課、培養親子關係仍「大不易」。「美芳」從越南嫁到雲林鄉下,好學心強的她,好不容易說服公婆及丈夫讓她上國小夜補校。沒想到一次「迷路」,她被打得鼻青臉腫,就此斷送上學的機會。



補校老師說,那天美芳騎車上學,中途到超市買東西,再跨上機車就搞不清楚方向了,她一時心慌騎反了方向,下課前三十分鐘才抵校。但學校老師因為等不到人,早在半小時前打電話到家裡關切,沒想到造成家庭糾紛,甚至家暴。



公婆不諒解她,認為她藉機「摩飛」,老公則憤怒指控她「外遇」,先狠狠打了一頓,再禁止上學。雖然校長、老師到家裡探視、說情,仍改變不了丈夫的決心。



美芳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是中外聯婚相互猜忌惡性循環的縮影,肩負生財、生產任務的外偶很可憐。公婆的箝制也不合理,擔心媳婦如外面所傳的流言:「學聰明就跑!」



以雲林家庭教育中心為例,前陣子為外偶舉辦「生活教育輔導班」,每鄉鎮報名三、四十人,全勤者卻不到三、四人,原因就在公婆與丈夫擔心她們累積足夠上課時數,拿到身分證後可能落跑。



無力進修 教養角色邊緣化



雲縣教育局副局長邱孝文表示,社教課、家庭家育中心、社區大學,為外配規畫一系列識字、生活輔導課程,對她們本身及孩子都有長遠助益與影響。可惜沒有法令強制力,空有美意,事倍功半。



各地課程規畫單位都發現,來上課的多為老面孔,不能來的就是不能來,讓各類輔導課程也打了折扣。



外籍媽媽不識中文、又無法讀書,若爸爸教育程度低,「新台灣之子」求學之路更堪慮,即便有補救教學,也難挽他們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的頹勢。



台南大學教育系教授呂美枝憂心地指出,九年一貫新課程雖然標榜多元文化,但國人對外籍配偶及新台灣之子的接納度卻嚴重不及格。



隨著母親角色在父系社會被邊緣化,新台灣之子慢慢地與母親失去對話能力,孩子的自我認同以及家庭功能都會出現變數。我是誰?為何我和別人不同的疑慮,油然而生。



「新台灣之子」學習的成敗,雖不能完全歸咎於外籍媽媽,但她們的確是孩子教養的重要角色。由於公婆、先生掌握主導權,政府推動輔導課程不得力,雲林家庭教育中心打算今年的生活輔導從教育阿公阿嬤開始,不再只針對外籍媽媽一人。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feir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