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是1978年的舊作

在當年除了由野村芳太郎拍攝成電影外

還獲得第31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賞肯定



從出版至今事隔約莫30年

這本已法庭為主要場景的小說

而且描述詳盡的程度

會讓我想要替它冠上資訊小說的帽子

但是大量的法庭與法律專業資訊

並沒有讓它的風華盡逝



出版社這麼介紹這本書:



◆日本《週刊文春》雜誌評選為「1977年至1990年BEST 10中之BEST 10」!

◆《新書館》Mystery Best 201評選為「超A級作品」!



大岡昇平──越過死亡戰爭、混身充滿反骨的日本文學重量級作家,跨界執筆、一鳴驚人的推理小說作品!



審判真能得到「真實」嗎?審判真的絕對「公平」嗎?



酒店老闆娘因逼迫妹妹墮胎引來殺身之禍,陳屍山林。

兇手是死者妹妹的情人--年僅19歲的少年。

是傷害致死?是蓄意殺人?

兇手又為何對殺人過程毫無印象?

辯護律師、檢察官在法庭上的激烈攻防,

挖掘出令人驚愕的事實!

--俯首認罪的兇手可能是無辜者,

證明他有罪的證人們反而有嫌疑……



------------------------------------------------------------------------------------

就筆法方面,由於作者採用了不少公文格式

在這看似簡單的殺人埋屍案件中

很多線索都不斷的重複在四百多頁的篇幅中

枯燥的格式

其中的樂趣就在於檢察官,辯護律師,法官,關係人

不同的人對相同事件的不同解釋

即使到了判決時

所謂的 真實 還是朦朧不清



另外看著辯護律師詰問證人

不斷打破證人自我保護的證詞

挖出較接近真實的說法

在證人改變說法時

讀者跟著一起改變對事件的原始看法

從律師與檢察官和證人的交互詰問中

彼此心態的攻防轉換

既然會有所謂的策略出現

也顯示出證人宣告證詞絕對真實的不可信

受影響的要素太多

可能是案發後接受媒體報導的影響

或者接受誘導式詢問得出的想像畫面

也可能是只說所謂必要的事實

可是不必要的事實

或者正是對完成事件全貌關鍵的鑰匙



從法庭技巧其實也可以推測到被告的自白書

他的可信度問題

當一個人被限制自由

而心理又負罪想著要趕快了結一切時

配合著檢調的態度

共同去完成事件的全貌

其實不需要什麼屈打成招

也會出現這種情狀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feirt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